400-606-2029
您的位置:首页 > 关于我们 > 新闻中心
Wi-Fi晋级室内定位 线下消费掀数字化升级
发布时间:【2014-03-13 09:14:32】 点击数:【

        3月13日早间消息 虽然已经成为“最成功的移动通信技术”,但Wi-Fi还要在这个高度上更上一层楼。2014年,基于Wi-Fi的室内定位技术日渐成熟,并逐步商用。
 
        相比于蜂窝网络强调的全城覆盖,Wi-Fi更擅长室内链接。当前,用户87%的时间都在室内度过,这注定了Wi-Fi比蜂窝网络更受青睐,目前链接Wi-Fi的设备已经超过100亿,超过移动通信网络的10倍以上。同样,87%的时间占比也预示着Wi-Fi在室内的价值远远不止接入网络这么简单。
 
       2013年,一些室内定位公司凭借被科技巨头收购走进媒体视野,室内定位技术也随之升温,成为红极一时的话题。
 
由于GPS定位系统并不能应用于室内环境,Google在2012年发布了可用于室内的定位系统,Google的室内定位系统就是通过Wi-Fi对用户终端进行定位,为大型商场、机场提供室内位置服务;2013年3月,苹果斥资2000万美元收购了WifiSLAM,WifiSLAM是一家提供室内地理位置服务的科技公司,有人评论称苹果此举在于强化其苹果地图的竞争力,与Google开展地图战;此外,诺基亚也推出过室内定位方案,2014年3月7日,雅虎根据诺基亚方案推出自己的室内定位系统,为购物中心、车站或机场等建筑提供详尽的楼层分布、店铺分布以及联系人信息等数据。
 
        当然,投身室内定位的并非只有互联网巨头,2013年,国内涌现的一批提供室内定位服务的创业企业,他们也全部以Wi-Fi为基础。
        最能理解Wi-Fi商业价值的人当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。2013年,王健林的“智慧广场”、“O2O战略”被各大财经媒体视为“注定掀起零售业巨变”,并从个角度予以解读。王健林的智能广场就建立在Wi-Fi的基础上,用他自己的话来说,“通过WiFi和手机客户端(二维码)方式将线下几亿人流转换成线上的过亿会员”,通过免费Wi-Fi、室内定位导航、人流检测、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为万达广场实现数字化升级。对零售行业而言,这事建立在Wi-Fi网络架构上的商业模式,目前,王健林已经用半年时间完成了50多家万达广场的Wi-Fi布点,年内将完成100家。
 
         除商业场所之外,机场、医院可以根据室内定位系统进行人流疏导,优化布局;学校可以根据人流信息进行重新规划排课系统;酒店等服务场所可以推出即时礼宾服务……以Wi-Fi为基础的数字化升级正在所有线下场所掀起变革。ABI研究公司(ABI Research)预计,到2017年,室内定位服务的市场价值将超过25亿美元。
 
        因为可以在现有Wi-Fi硬件系统进行升级,且基于云的形式提供服务,所以提供的室内定位服务对于其现有客户而言,成本较低、部署便捷。
 
       系统可以把所有即时定位信息开放出API接口,“应用开发者可以把这些信息加载到全新的基于室内定位的应用中。”每一个移动互联网用户都在百度地图、大众点评、滴滴打车里感受过定位服务带来的便捷,全新的室内定位软件也会带来值得期待的变革。
 
       当然,需要指出的是,室内定位的方案并非只有Wi-Fi。2013年底,苹果发布iBeacons应用,高通发布Gimbal传感器,二者均为基于蓝牙的室内定位技术。目前,蓝牙技术的定位可精确至1-3米内的范围,而且部署成本较低,但需要注意的是蓝牙不具备覆盖整个商场的覆盖能力,蓝牙结点(node)只能覆盖特定区域,比如收银台、特定展区等;此外,蓝牙接入网络的能力有限,也很难像Wi-Fi那样为开发者提供定位数据。
 
       从这一角度而言,蓝牙并不能冲击Wi-Fi室内定位的市场,Wi-Fi的晋级之路几乎没有阻力。

关注我们